装过Tor,确实有一些黑暗的网站,不知道真的假的。
赛博朋克(英语:Cyberpunk,又译作“电驭叛客”[1])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以信息技术作为主题的科幻故事分支之一。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的结合”(combination of low-life and high tech)[2],通常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3];故事框架通常是社会秩序受到政府或财团或秘密组织的高度控制,而角色利用其中的漏洞做出了某种突破。
““引战”(Trolling)已经成为任何“性质恶劣且具有威胁”的网络行为的代名词了。”
“所谓引战(trolls)与论战(flames)的不同之处。论战,通常是指铺天盖地的辱骂诋毁,尽管两者的概念之间有重合的部分,而引战常常指代“更谨慎、更细致、更具想象力”的网络行为。”
““工作不宜”(Not Safe For Work,简称NSFW)”
“Goatse是Goat sex(山羊的性爱)的缩写形式,同时也是1999年创立的一家网站的名字(建议你不要去搜索比较好)。主页上是一张裸体的中年男子撑开肛门的照片,好事的网友们喜欢用这个网站来玩“偷梁换柱”的把戏:他们会发布一条看似安全的网络链接,实际上点开以后跳转的是Goatse网站。这类恶作剧也被称为“休克引战”(shock trolling)。”
““非单”(incel),意为“非自愿单身”。”
“1990年,美国律师兼作家迈克·戈德温针对Usenet的行为模式提出了一条自然法则(也就是著名的“戈德温法则”):网络上的讨论持续时间越长,用户发言中将纳粹或希特勒作类比的可能性就越接近百分之百。换句话说,在网络上的发言越多,就越容易变得邪恶肮脏;如果上网聊天的时长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存在这种“恶性”。”
“2001年,心理学家约翰·舒勒提出著名的“网络去抑制效应”,解释了这种行为的成因。他指出,有六种因素 (8) 促使网络用户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法则和规范。舒勒认为,一方面我们无法了解也无法看到对方是谁(对方也是如此),双方的交流模式是即时性的,表面上毫无规则,也无须担负责任;另一方面,网络的一切都好像是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人们会做出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的举动,舒勒称这种心理为“恶性去抑制化”。”
“引战:troll这个词多用于指代钓鱼时的一种技巧,将鱼饵吊在鱼线上垂钓,看有什么会上钩。”
““黑色传真”指的是一份满是黑色的传真,目的是浪费收件人的传真机墨水。”
“舒勒提出的六种因素分别是:分离匿名性(dissociative anonymity,我的网络行为无法追溯到本人);隐身性(invisibility,没人知晓我的长相,或分辨我的语气);非同时性(asynchronicity,我的行为并不会即时发生);自我中心的内射(solipsistic introjection,我看不见其他人,只能猜测他们的身份和意图);分离想象(dissociative imagination,这不是真实世界,这些网友也并不存在);权力最小化(网络不存在权威式的人物,我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浏览人通过某些特定网站,且以一定顺序进入此网站,则会触发程序,网站会发送给浏览人同一网页的隐藏版本。这一系列操作被称为“伪装cookie”网站。”
“1774年,德国小说家歌德发表了首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有志青年维特因无法与心爱的女人在一起,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本书发行之后曾引发了诸多欧洲青年的自杀浪潮,自认与主人公命运相似,试图模仿自杀的青年读者多如牛毛。这种现象被后来者称为“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传染”(behavioural 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