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0年,全球营销学大师杰罗姆·麦卡锡就提出了经典营销理论框架“4P”【product(产品)、price(定价)、place(渠道)、promotion(推广)】。
分类: Book
《人生的底气》
充满正能量的一本书,给人以《人生的底气》
“人爵”指的就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必须靠人委任、封赏或继承才能得来。比如,我们参与大学教授的评定,如果评上了,这是学校授予我们的;而“天爵”指的就是精神上的、内在的爵位、无须谁来委任或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比如,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诗人,那就去写诗好了;我们想要做一个好人,那就去行善好了。
孟子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四端”。其中的“端”,就是萌芽、发端、基础的意思,孟子对这“四端”的解释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说,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起点,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初始。一个人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像身体有了四肢一样,说白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制约而发展的。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可能有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他做了一辈子好事,那他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一个好人。
我在讲课时,曾经把快乐分为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战胜别人的快乐。
第二层境界,战胜自己的快乐。
第三层境界,无条件的快乐。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中,红皇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上。如果你想突破现状,就要以两倍于现在的速度去奔跑。”后来这句话海贝赋予了一个有点童话色彩的名字——红皇后效应。
人是一种很自我的动物,喜欢对别人的事妄加揣测,还喜欢表达自己主观武断的观点,喜欢固执已见,做事时经常自以为是。这些毛病几乎人人都有,为了纠正这些毛病,孔子就提出了人生“四戒”:“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人不应该凭空臆测,不应该绝对肯定一件事,不应该固执已见,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就容易对一些事情先入为主,对自己的想法过于执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难以舍己从人,即使别人的意见更合理,也不愿意接受,这样,你就无法获得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
《松弛感》
对所处环境的评价,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和对自身行动的评价,这三者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焦虑感、松弛感、活力感、困顿感……无一不由这三种评价主宰。
在所有工作当中,能让我们被看见,或者能得到额外加分或评价的方式通常有五种。
第一种是真高效。
第二种是真专业。
第三种是善于制造惊喜。
第四种是比别人更有办法。
第五种是懂得协作。情绪的三大定律:
第一大定律:人的大脑在同一时间只能存在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中的一种。
第二大定律:相比于积极情绪,人脑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第三大定律:人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方法掌控情绪的。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同样表现为热爱工作与学习,我发现每个人热爱的“内核”是不一样的。我把它们归纳成四种不同的驱动类型。
第一种,优越型的热爱者
第二种,成长型的热爱者
第三种,趣味型的热爱者
第四种,使命型的热爱者
《涂乐》
《React Hooks开发实战》
《零基础学:微信小程序开发》
《生活蒙太奇》
《这就是宜家》
商业成功的四个基石
一个充满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强烈价值基础的企业愿景。
一个在竞争中将产品和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企业做什么和怎么做)。
一个市场领军者的形象和均衡的全球投资组合,对企业短期和长期增长目标(哪里是主战场)有明确定位。
一个有公信力的企业家是确保成功的重要元素。宜家的企业宗旨是“为大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to create a better everyday life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它形成并发表于1976年的一份名为《一个家具商的誓约》(“The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的文件中。
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贫困,二是随之带来的环境灾难。
宜家的产品定位源于企业深厚的价值底蕴,企业愿景和经营理念均清晰地映射出宜家的宗旨: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提供种类繁多、设计精良、功能性强、老板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
就像亚当·斯密在其伟大的《国富论》中所说:“我们期望的晚餐绝非赖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傅的恩惠,而是来自于他们的自利之心。不说清对他们的好处而只讲对我们自己的裨益是无法说服他们为我们提供产品的。要满足我们的欲求,就要让他们明白交换将如何让这些人自身获利。要靠好处打动人们,而不是靠可怜去博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