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书中略有重复,根据作者的意思是有意为之。每篇独立成篇,可以去动物园的时候对照着看。

书中提到的有关动物园的组织:
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WAZA)
国际 NGO 野生生物联盟(Wildlife Alliance)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善待动物组织(PETA)

附录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分级

动物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这样理解的:动物园收集、展示野生动物,通过行为管理保障动物福利,使游客感受到野生动物是神奇、可爱的;通过保护教育,使游客感受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与其野外生活环境的关联,并意识到它们的生活环境其实和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同一环境,而人类的决策和行为会影响环境,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好的动物园会让游客在参观后获得的不仅是愉悦和知识,还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最终将所有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于日常行为的改善;这种行为的改变会减小对环境的压力,从而让人类和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都能更长久地存活在地球上。所以,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动物园变得更好。

我逛动物园,最看重的一点是:能不能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

个人认为,动物园是一个有原罪的地方。它毕竟剥夺了动物的自由。但动物园在现代的社会里,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地方。现代动物园有三大目标:第一,保护珍稀动物,留下它们的血脉,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它们的数量;第二,增进我们对动物的认识,尤其是行为学上的认识;第三,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一个动物园,如果做不到这三点,是不配称为现代动物园,也无法面对自身原罪的。

动物园的“美”,是什么样的美?首先得还原自然。
另一个层次的美是契合人文。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成不变的丰富,等于不丰富。

丰容是基于动物行为及其自然习性改善圈养动物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动态过程。说白了,就是用一切的方法,让动物生活得更舒服,自然行为更加丰富。想要观察动物的自然行为,丰容做得好是一个保证。

在动物园中,有一些和自然行为相对的不良行为。其中最不好的有两种:一种叫刻板行为,一种就是乞食行为。
刻板行为的出现简单讲就是动物被养得实在太差,它太无聊了,所以不停地重复某一行为,比如不停摇头或不停来回走动,以此来发泄它无聊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动物来说极为不好。有时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在人身上,比如有的时候家里没人,把小孩一个人关在家里,小孩可能就会不停玩手、抠自己,因为孩子没别的事可以做。
乞食行为是动物在人的投喂影响下,一心只想向人类要食物的一种行为。常常表现为动物啥都不干,就站在展区靠近人的位置,眼巴巴地看着人类要食物。动物园里的动物不应该被投喂,很多游客害怕动物吃不饱,所以天然地想投食,但实际上动物们每天吃多少,都是有科学的配比的。游客多喂,反而容易把动物给喂坏。这样的事故,在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很多次。

这种动物名叫海南虎斑鸦(jidn),别号“乌中大熊猫”。
所谓“水中大熊猫”,是指扬子鳄。
所谓“安徽大熊猫”,就是黑麂了,这也是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