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娘将五十年前饿死人的大旱灾,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我说:“姥娘,五十年前,大旱,饿死许多人!”
姥娘:“饿死人的年头多的很,到底指的哪一年?”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中国历来政治高于人,政治是谁创造的呢?创造政治为了什么呢?
日本为什么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在于他们发放军粮,依靠了民众。民众是广大而存在的。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春,我们就是帮助了日本侵略者。汉奸乎?人民乎?白修德在战役之前采访一位中国军官,指责他们横征暴敛时,这位军官说“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这话我想对委员长的心思。当这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俄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作者: CouldHll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在饲养驯化动物的人类社会中,牲畜在4个不同的方面养活了更多的人:提供肉类、奶脂、肥料以及拉犁。
驯化动物则可定义为:使某种动物在圈养中通过有选择的交配,使其与野生祖先有所不同,以便为控制其繁殖与饲养的人类所利用。
从古至今的盗贼统治者混合使用了4种办法:
- 解除平民的武装,同时武装上层掌权人物。
- 用通行的方法把得到的财物的很大一部分再分配给群众来博得他们的欢心。
- 利用对武力的绝对控制来维持公共秩序和制止暴力以促进社会幸福。
- 盗贼统治者为了得到公众支持而使用的最后一个办法,是制造一种为盗贼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或宗教。
合并的发生不外乎下面的两种方式之一:在外力的威胁下合并,或通过实际的征服。
驯化失败的6组原因
- 日常食物
- 生长速度
-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
- 凶险的性情
- 容易受惊的倾向
- 群居结构
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
第一组差异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
第二组因素就是那些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而这种速度在大陆与大陆之间差异很大。
第三组影响大陆之间传播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有助于积累一批本地的驯化动植物和技术。
第四组也是最后一组因素是各大陆之间的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复杂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其次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带来的人口密集定居社会和可储存余粮。
《西南联大》
第一集,以蒋梦麟《西潮》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
第二集,以《吴宓日记》始,以闻一多《也许》终;
第三集,以沈从文《边城》始,以鹿桥《未央歌》终;
第四集,以金岳霖《论道》始,以穆旦《森林之魅》终;
第五集,以冯至《昆明往事》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
著名教师
叶企孙,陈寅恪,赵元任,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王竹溪,沈从文,陈岱孙,闻一多,钱穆,钱钟书,钱端升、吴大猷,周培源,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赵九章,林徽因,吴晗,吴宓,张奚若,潘光旦,卞之琳,李宪之,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杨武之,冯景兰,袁复礼,冯至,刘文典,穆旦,赵以炳等。
知名校友
何泽慧,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彭佩云,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恒,叶笃正,谢玮,黄昆,王浩杨,凤林景,查良钊等。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 严修 《南开中学堂》镜子箴言
P字好,T字香,N字没人要。 ------杨苡
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 ------杨苡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阿信》
《九零后》
《生命·成长》
《坠落》
《我们这一代》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完整收录罗永浩从2009年到2014年12月的六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奋斗”演讲
在中国,诚实是一个奢侈的品质
全世界的成功学书籍,出了几亿种,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李敖年轻时候讲过的一句话: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面对挫折、打击的时候,不要伤心、不要难过、不要沮丧,甚至不要控诉、不要愤怒、不要抗议,只管埋头默默擦亮你的武器,准备下一次的战斗。
一般说来,能力够的人是可以把这两个东西调和得很好的,就像我过去教书的时候,经常和我的学生说:“你看,你们当中由于能力的问题,充满激情就会丧失理性,充满理性就会丧失激情。”我说,“你们为什么不能提高一下自身水平,像我这样充满激情的同时不丧失理性,充满理性的时候不丧失激情。”我经常和我的学生吹这样的牛。
吉姆·柯林斯在他著名的商业书籍《基业长青》中讲“为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所驱使的人,所赚的钱比纯粹以赚钱为目的的人赚的钱更多”
你们可能听过美国的政治笑话:一个美国人说,我最讨厌两种人,一种人是种族主义者,一种是黑人。这就是典型的隐性的种族主义者。
打造一个完美的产品和用户体验,靠的是三个最基本的东西:硬件配置、设计和工艺、操作系统和软件。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喜欢看到我们讨厌的人的坏消息,也倾向于相信这些坏消息。
他们不是我的粉丝,他们是某种信念、某种价值观、某种理想、某种人生态度的粉丝,他们来到现场,是知道从我身上能看到这些东西。
大家知道做企业广告的时候有两条路吧?一种广告是做产品广告转化销售的,另外一种是阐述企业理念,获得跟你精神上能够交流和产生共鸣的这些人的情感认同的。
我这辈子做过的绝大多数看起来不错的选择,都不是完全被一个纯粹而又崇高的动机所驱使的:当我勤奋读书的时候,除了喜欢读书,我也知道这会换来一些现实的好处;当我择善固执和坚持原则的时候,除了清楚这是我希望坚持的,我也知道这会给我带来好的名声和影响力;当我努力把事情做得漂亮又敞亮的时候,除了确实想把它做好,我也知道这会让很多人喜欢上我;当我对朋友够意思、对女朋友关心体贴的时候,除了我愿意这样,我也知道这会让他们受到感动……很惭愧,我从来都不是那种浑然天成、清澈纯净而又全无自知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