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匹兹堡大学的老师许倬云教授曾说,中国人先把科学当做洪水猛兽,后把它当做呼风唤雨的巫术,直到现在,多数学习科学的人还把他看成宗教来顶礼拜膜,而他自己终于体会到,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有一个形容缺德行为的顺口溜:打聋子骂哑巴扒绝户坟。打聋子缺德,是因为他不知你为何打他,也就不知该不该还手;骂哑巴缺德,是因为他还不了口;扒绝户坟缺德,是因为没有她的后人来找你算账。
十年前,我在美国,和我的老师讨论这个问题,他说:对一般人来说,有信仰比无信仰要好。
人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某种意志的产物。
长虫戴草帽,混充细高挑————老家人以为细高挑是种极美丽的身材,连长虫也来冒充。
外国文化是罪感文化,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
什么叫失收?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什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爭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已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
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 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如此看来,老人没有失败。老人从未放下武器,只不过是丧失了武器。老人没有失去信心,因此不应当说他是 “失败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老人竞是胜利的么?我确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老人总怀着无比的勇气走向莫测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战胜的。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素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假定有君王专心要听好消息与其养学者,不如养一帮无耻小人。
我上大学时,老师教诲我们说,搞现代史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治史的原则,二是党性的原则。
分类: Essay
《龙马精神》
《新神榜:杨戬》
《入殓师》
《东京散步》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
《哥,你好》
《口罩猎人》
《低风险创业》
创业不需要姿势,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和你对这个问题的热爱。
每一次成功的创业,都是一个原创!
低风险创业的底层逻辑有很多,其中最为核心的当数“优雅地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
“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因为解决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才有成就。”——出自优衣库老板柳井正写的《经营者养成笔记》
一个从打工人转型成为创业者的标识,不是辞职或者注册公司,而是自主转换生活方式和态度。
创业者六种好秘密:
- 资源
- 科技
- 运营能力
- 品牌口碑
- 价格
- 用户
为了让创业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个假设,我总结了两句话,在此和大家分享。
第一句话说的是价值假设——客户是否会为你的产品或服务尖叫?因为只有给客户提供足够的价值和服务时,他们才会尖叫。
第二句与增长假设有关——客户是否会把你的产品或服务推荐给他的朋友?因为只有推荐给他的朋友,你才能拥有更多客户,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快速增长。大家应该都见过杠铃,两头粗,中间细。所谓“杠铃式配置”指的是创业者需要学会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要有储备,为自己留下充足的选择权,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在一棵树上吊死。
在生活或工作中,大多数人都乐于去做那些自己擅长的事,方面因为驾轻就熟,不容易出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因为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因为你做的次数多,所以你更擅长;因为你更擅长,所以你就更愿意去做。埃米尼亚·伊贝拉将这种现象称为能力陷阱。
资源陷阱是和能力陷阱相对的一个概念。陷人资源陷阱的创业者就像发射火箭一样,过于看重资源的作用,创业前一定要事先淮备好足够的人力、空问和资金等资源,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点火升空,结果呢?除了少数幸运儿,绝大多数都是壮;志未酬泪满襟。能够找到明晰因果关系的体系,就是简单体系。如果某件东西在被拆分为足够细小的若千模块之后,还能依照特定的因果关系原封不动地予以还原,那么这件东西就属于简单体系。
与简单体系相对的就是复杂体系,你无法从这种体系中找到非常确定的因果关系。任何团队或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不犯错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各种缺陷,更不知道改进的方向。
创业者需要跟员工和代理商共同承担错误,仅仅允许员工犯错还不够。在员工犯错的时候,你还要跟他共同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这才是生物态的思维。还记得彼得·德魯克先生的那段名言吗?“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对他人的同情,愿意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意;愿意帮他人改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生物态管理思维有一个大前提:你的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必领具有足够强大的反脆弱能力,不会因为员工的一时之失就一蹶不振。
四大类型员工,以及对他们的不同管理方式:
指令型
教练型
支持型
授权性
四种沟通工具——TDAO:
T:指令型沟通工具——告知(Tell)
D:教练型沟通工具——讨论(Discuss)
A:支持型沟通工具——提问(Ask)
O:授权型沟通工具——观察(Observe)
提问的四大步骤——GROW:
(1)G:目标(Goal)
(2)R:现状(Reality)
(3)O:选择(Option)
(4)W:意愿(Will)
企业中最常见的反馈方式是 “零级反馈”,就是说员工做对了事情,领导没有任何反馈,领导只关注员工做错的事,他们觉得“员工如果做对了事,那就没什么可以说的”。
“—级反馈”是指员工做对了事,领导提出了表扬,但是没有说明表扬的原因;而“二级反馈”是指领导表扬做对了事的员工,并且说明了表扬的理由。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表扬之后,不要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更高的要求,员工会自己提出来。
如何才能MGM(Member Get Member,让客户带来客户)?
- 让客户参与销售
(1)直销
(2)代言
(3)带货模式 - 让客提供口碑
如何才能让客户主动分享你的产品呢?我从广告学的角度总结了五个关键要素,分别是专业化、简单化、情绪化、可视化、故事化。
没有最好的广告,只有最适合产品的广告。
结合大卫·奥格威的广告学理论和我的个人感受,我按以下两大维度将产品进行分类。第一个维度的评判标准是购买的动因,看客户是主动购买还是被动购买;第二个维度是产品的重要性,即某件产品对于客户而言是否重要。
不同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广告策略:
(1)主动购买的重要产品:代入感
(2)主动购买的不重要产品:强调客户的身份属性
(3)被动购买的重要产品:触动痛点
(4)被动购买的不重要产品:对比
客户的注意力是最为宝贵的稀缺资源。
人是典型的社会性动物,没有人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当客户购买了你的产品之后,如果你能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充分利用客户的公共性特征,便会无形之中增加品牌曝光的机会。我将这个过程称为“消费客户的行为剩余”。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运动服,几乎所有运动服饰都会在它特别显眼的地方展现出它的商标,以此利用客户的行为剩余。
喜家德联合创始人高建峰的“358股权模式”:
(1)3%:激励员工
(2)5%:激励店长
(3)8%:给5%的基数加了系数
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一书中说:“—个公司里 CEO
最重要的职责只有一件,就是增长。”唯一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