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

全书通俗易懂,真的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

三大报表:
财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两类债务:都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
应付票据(向银行或者他人借款或贷款):还款期限长。有利息。
应付账款(向杂货店购买原材料等物品进行的赊账):还款期限短。无利息。

权责发生制:在交易发生时记账。年底可以通过增加存货避税。能够准确地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收付实现制:基于现金的流入流出记账。有存货的公司只能使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延迟缴税。
“可以将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的财务报告递交给政府,将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财务报告递交给银行或投资人。这被称为‘创意会计’。”

存货计价:先使用进价高的存货进行计算成本,以便延迟缴税。
先进先出法:便于会计核算。存货的价格不断上涨时使用。
后进先出法:可以延迟缴税。存货的价格不断下跌(比如电子产品行业)时使用。

“资产的资本化:购买一项资产并将其添加至资产负债表的行为。”
“如果一样东西的增加能延长一项固定资产的寿命或增加其价值、性能,你就需要将之资本化。”

对于一项支出,公司如何考虑其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取决于两个标准。它们是什么?
1.时间。该项支出使公司收益的时间。一般都会将收益时间超过一年的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而若其收益期间仅在一年以内,就为费用性支出。
2.成本。如果你买了个垃圾桶,它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你会资本化它吗?为什么不会?当然不会。因为它的价值太微不足道了。大多数公司对此都会确定一个固定的金额,如500美元、1000美元、1500美元。

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账面价值)是由购买价减去折旧的余值。
“折旧是一项非付现费用。”

“维持企业日常经营的是现金而非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法:先使固定资产增大折旧,以便延迟缴税。
直线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可以延迟缴税。一、双倍余额递减法。二、1.5倍余额递减法

“现金保证了公司的运作,利润是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

“销售收入、销售(服务)成本及费用是影响利润的三大因素。”

《手把手教你买基金》


投资理财最先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三个口袋先装满:
第一个口袋,生活备用金---你的现金流;
第二个口袋,保险---保命的安全垫;
第三个口袋,消费支出---未来2-3年内要买的大件商品或要办的大事。

“基金的收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本利得、股息红利、利息收入。”

“基金转换费用=转出基金赎回费+转入转出基金原申购费率补差费。”

基金定投方法
傻瓜定投法:定时定额进行基金投资,即每次(可以按月,也可以按周)投入固定的资金去购买基金
均线定投法:低于均线多买,高于均线少买
价值平均定投法:让基金每个月定投的市值按照固定额度增长

基金组合常见形式
哑铃型:比如沪深300+中证500
核心+卫星型:比如上证50+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
金字塔型:底部配置稳健的货币型基金或者债券型基金+腰部配置能够充分分享市场平均收益的指数型基金+顶部配置高成长性的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

《禅者的初心》

“二元的同一性:非二,非一。”

“‘不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做’。”

“大心”:包含一切的心。
“小心”:与外物连接的心。

“所谓‘清净’,不是指擦拭某样东西,使其从不干净变回干净。所谓‘清净’。指的只是让事物‘如其所如’。”

“在小乘佛教里,修行分为四类:最好的一种修行,是没有快乐的感觉的(包括精神上的快乐)。修行的人只管修行。忘掉了肉体与心灵的感觉,也忘掉了自身的存在,这是第四个阶段的修行,也是最高的层次。次一等的是在修行时,感到一点点肉体的快乐,而你之所以修行,也是为了这种快乐。再等而下之的层次是,在修行时,会同时感到精神与肉体的快乐。最下一个层次则是修行时,既无思想,也没有好奇心。这四个层次也适用于我们大乘佛教的修行,而最好的层次是只管修行,不求其他。”

“道远禅师说过:‘研究佛法是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忘掉自己。’”

“道元禅师说过:如果你对某人说什么而他不赞同,不要尝试从知性上说服他。不要跟他争辩,只要听他的反对意见,让他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

“事实上,每一件事物的自性无非就是变化本身,这也就是万物共有的自性。每一种存在的东西本身并无单独、分离的自性可言。这种教法,即称为‘涅槃之教’。”

“大多数来我们这里禅修的人都相信,人应该顺乎自然,但他们队自然的了解,却是我们所谓的‘外道自然’。外道自然认为,所谓的‘自然’,应该就是不讲形式,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何谓‘外道’?就是当你把一切视为实有,以为它们具有实体性和不变性,那你就不是佛弟子。就此而言,大部分人都不是佛弟子。”

“我说的‘无’不是指虚无,这‘无’是某种东西,是某种随时准备好披上特定形相的东西,而再其活动中具有某些规则、理论或是真理。这样的‘无’就是佛性,就是佛本身。当这样的存在被人格化时,我们称之为‘佛’;把它理解为终极真理时,我们称之为‘法’;当我们接受这个真理,并把自己视为佛的一部分来形事时,我们称自己为‘僧’。尽管有三种佛相,但他们是同一个存在,无色无相,随时准备好要披上特殊的色相。”

“所谓的‘开悟’,意思是相信‘无’,相信有某种东西是无色、无相,而又随时准备好要披上色和相的。”

“行、立、坐、卧是佛教的四种基本活动或行为方式。”

“任何事情都是佛的活动,因此,不管你做任何事活任何事都不做,佛自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