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

每一章后的《改变的工具箱》中有很多方法

“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自我修复的技能。哪怕是有益的变化,也会激起它强烈的阻抗,我称之为‘排异反应’。”

“他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让对方更容易地启动不一样的尝试。”


要达到这种扰动的效果,我总结了几点心得。
首先,不要太快地‘同意’对方的问题。这句话来自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or Minuchin),我认为它和爱因斯坦说的‘你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不同意对方,不代表与他为敌。这是我的第二点经验:保持对人的尊重。
第三点经验有一些古怪: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变化如果大刀阔斧,甚至于指向‘你从前的活法要不得’,就会变成用不上的大道理。这不难理解。关键是变化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个人的心得就是5%,不太起眼,几乎不解决问题。这反而是合适的。我那些效果最好的建议,都是请提问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近乎原地踏步,维持从前的困苦。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没变吗?其实也有一点变化,那就是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了一份觉知,至少是奉命而行的立场。这已经是变化了,会进一步催化更大的改变————这在系统治疗中有专门的原理,叫‘悖论干预’。
这是我最后想说的一点心得: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只要一点微不可察的变化,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新尝试,就很好。我回信的宗旨通常就是:试一下(甚至不用保持)以前没有试过的行动,获得一点不同的体验。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虽然疫情是一个客观事件,我们无从选择;但如何让它为自己所用,却是可以主观调整的。选择强调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一种策略,叫作‘防御性悲观’,也就是预先为自己铺好后路:万一失败了,不怪我,怪外部因素。”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这种叙事的思路,叫作‘目的论’。”
“与目的论对应的叙事叫‘原因论’。也就是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因为曾经的某段经历,现在的我遇到了麻烦。”
“相比于‘哪种叙事是正确的’,我更关心‘哪种叙事对人有帮助’。从这个角度看,目的论的价值在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摆脱莫须有的‘障碍’,增加改变的契机。但采用这种叙事的同时,一定要拿捏好轻重,避免伤害性的暗示:‘因为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去做每件事,你现在的不幸都是自找的。’————这并非目的论的阐释,这样的观点也无益于人。”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甚至是‘诛心’。”“这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积极赋义’,它常常被用在治疗师一开始给出回应时。”

“真正让人难受的,永远是‘不确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