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要做的33件事》

烂书。
正好35岁时候看完了。
一本35岁左右女性写给35岁前女性的书。
2004年出的书,现在很多已经不太适用了。

“瑜伽把食物分成三种:惰性食物、悦性食物以及变性食物。惰性食物包括油腻的以及烤炸食物,其中包括肉食;悦性食物包括一切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极少味素的食品、谷物以及豆类制品、牛奶;变性食物则是加上过量味素的食物。”
“所谓的‘国际自由族’让人羡慕。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选择工作方式、自由地选择居住方式、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的人被冠以这个称号。”
“几乎所有人都讨厌自己的工作。整所谓‘干一行厌一行’。”
“朋友就是不分尊卑贵贱、职业高低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想起来心中含有一丝丝暖意的人。”————武侠小说家古龙

===============================================

生活方式:

01 彻底消灭做伟大人物的念头:a 抓紧现实的快乐,b 现在是没有传奇的年代;
02 抛弃不想活下去的想法:a 精神建构支撑着一个人,b 战胜负面想法,c 把平凡生活过得有滋味;
03 重新定义中年:a 别放弃,b 时间打磨的钻石般光芒,c 永远年轻;
04 得到 复原力:在遇到困难时,a 接受现实,b 寻找生活真谛,c 摆脱负面情绪,d 找出应变方法;
05 简约生活:a 不积攒不必要的物品,控制拥有欲;b 学会丢弃,c 电子化,d 态度轻松;
06 确立鲜明的个人风格:a 境界(气场), b 细节, c 保持固定的自己的世界;
07 养成每天获取新闻的好习惯:a 关心世界,b 保持感动的心, c 屏蔽消极消息;
08 不要挤占7小时睡眠:a 不睡不时髦,b 克服入睡障碍,c 定制个性睡眠计划(随时补觉);
09 指定自己的keep fit计划:a 生活运动,b 趣味运动,c 悦性食物;
10 礼貌:a 镇定;b 新的礼貌, c 传统礼貌;
11 整洁的行走:a 时刻保持清洁;b 衣服是铠甲;
12 速成“保留节目”:a 谈资,b 才艺;
13 定期修正:a 整理房间, b 心灵除尘,c 扳舵(转换阶段梦想);

行动清单:

14 定下人生目标单:a 旅行目标单, b 短期计划;
15 对世界抱一个希望:a 太多的希望,b 自身欲望瘦身,c 寻求平衡;
16 完成大学教育:a 校园生活正反面;b 早日大踏步离开学校;c 谁在考研;
17 拿到驾照:a 跟上时代的脚步,b 更自由的生活,c 小心;
18 至少进一次外企:a 一份优差,b 人性化,c 为将来铺路,
19 为事业而不是为工作奔波:a 继续不喜欢的工作就是恶性循环,b 塑造自己的核心价值,c 尽早转换;
20 28岁开始投资:a 尽早开始投资,b 学会消费,c 投资的目的,d 如何投资;
21 独居一年:a 一个人生活的细节,b 保留自己的房子,c 独自应对生活;
22 去一次香港:a 生活还有其他模式,b 香港的特点;
23 培养一种趣味:a 8小时以外,b 不做“沙发土豆”,c 双倍人生;
24 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a 选择城市,b 作息时间,c 习惯;
25 建一个自己的角落:a 灵活的办公场所,b 心灵休憩的角落,c 避免两点一线;
26 做一次志愿者:a 举手之劳,b 另类假期,c 定期“维生素”;
27 见一个“梦中人”:a 谁是梦中人,b 如何实现,c 见面以后;

社会关系:

28 只需要和少数人保持和谐关系:a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b 社会关系,c 学会放弃次要关系;
29 真的可以说不:a 温和而坚定,b 从沙砾中找金子;
30 关于结婚:a 爱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b 制造相逢的机会,c 结婚要趁早,d 孩子;
31 要不要小孩:a 婴儿是天使,b 个人精彩最大化;
32 对父母的承诺:a 34岁前条件不够,b 保留适度空间,c 许诺的重要;
33 交一个知己:a 朋友之多,b 我们都需要朋友,c 为朋友付出时间,d 红颜知己和蓝颜知己;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
至理名言:“实事求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取法其上得其中。”
“完成比完美重要。”
“脱口秀跟相声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脱口秀是现实主义(至少目前是)创作,相声很多时候(不知有什么无奈成分在)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
“产品经理俞军关于用户的定义我们可以好好借鉴: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两个很基本的表演原则:
a咬文爵字:语音象征主义。
b津津有味:把情境还原到舞台上。”

写段子的实操:“
a先从最基本的实操讲起:请写逐字稿。
b不要写谐音梗、网络用语。
c请仔细检查你的稿子,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把字词删到不能再删。
d去找比你厉害的人帮你改稿。
e最重要的提升 写稿能力的办法:天天写。”

“始终记住脱口秀表演是在传达价值观,还原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你的价值观。如果表演盖住了价值观,甚至可以舍弃表演。”
“脱口秀表演的本质,是还原你写稿时想象的情境。”
“不是你去找观众,而是要让观众来找你。狠狠地操练自己,你越强,找到你的观众越多。而不是你能讨好的人越多,你的观众越多。”
“人生的目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表演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高度控制下的失控,偶尔突破自己逐字稿中的想象,开心起来。”
“节奏,就是先同步,再引领,然后无线循环。”
“艺术行业中只有对你有用的规律才是规律。”
“在教育学中也有一个N+1的理论,即教小孩每次要先同步聊大量他本来就知道的N,再去一点点地+1。”
“脱口秀演员拼到最后是拼人格魅力。风格,就是你的人格魅力。”

秀和综艺节目的区别,那就是两者的生产流程曲线不一样。
秀的生产流程是一个下降曲线,一台秀的效果,在文本上看起来最美,在最高点;去演出的时候,尤其是嘉宾来演,80%效果都要折损;再到播出,就算是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也注定有屏衰,效果又打折扣。
节目的生产流程是个上升曲线。往往身处其中的人都不知道播出是什么样,开录时处于低点。随着巨量的拍摄,压迫的设计,极端的竞争,开放的进程,曲线开始上升,开始好看。意外结局,人性流露,再加上后期帮忙,节目会达到高点。

“节目第一,最终只要对节目好的,就是对的。节目好了,大家的委屈争吵才有意义,节目不好,我们只会一团和气地死掉。”

“我们怎么提高读稿会(所有涉及创作的都会适用)的效率?
a带东西来。
b目标明确。
c谁负责听谁的。
d用更好的创意否定别人。”

“脱口秀演员就是一份允许别人以30秒为单位来judge你的工作。”
“前采的本质就是pitch加创作。”

“我以《吐槽大会》为例,详细讲讲前采的工作方法。其中很多就是pitch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光可以用在前采中,对任何需要说服人的场合都是适用的。
a做足准备。
b不要给人拒绝的机会,给选择。
c问‘是什么’,别问‘为什么’。问事实,别问想法。问行为,别问理由。问事,别问人。
d你的稿子至少有一半要在现场完成。
e像爱上角色一样爱上嘉宾。
f吐槽的本质是有选择的真实。这个真,是有选择的,我们只能保证说出来的是真话,但不能保证把所有真话都说出来。”

“看和观察是不一样的,越早丧失看剧的乐趣,越早发现观察剧的乐趣,越早成为一个合格的以创作为生的人。”
“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韩东
“你要相信未来,你就不要把责任推卸给过去。也不太不容易了。容易的事咱就别做了,咱们做一些困难的事。我相信未来,我相信我现在种下善因,就会得到善果。我不再去纠结我今天的这个果是哪里来的。你说的都是对的,你过去很难,但是那有怎么样,那你一辈子就这样吗?”
“刚进入职场,只要符合道德不违法,什么活钱多干什么活。刚毕业,刚实习的时候,不要想那么多,就是哪个公司大就进哪个公司,哪儿给钱多去哪儿干。这个市场还是非常客观诚实的,你是不会得到超过你能力之外的钱的。但是你干了一段时间呢,就不能再用这个原则处理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尤其面对迷茫空虚的时候,每个人不一样,刚才说的是比较幸福的情况,有的选。如果你出在一个被选择的状态,那能做的也不多了。”
“我面对工作就两种办法,一种是解决它,一种是接受它。你解决不掉,就接受它。”

《心的力量》


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虚假的信息呢?因为辨别这些信息的真假,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知识、逻辑学常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而社交平台更多的是在输出情绪。
我们该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阅读书籍,特别是有助于提升思考能力的书籍。
第二个解决方法就是多走一些地方,眼见为实。


所谓阅读能力分解开来就是三种基本能力:
1.提取信息
2.分析概括
3.阅读速度
而决定这三种基本能力的要素就是阅读的广度和阅读量。


改错本的整理有两大前提和三大步骤。
第一个前提是,只有因为不懂而做错的题才整理,因为马虎而做错的题是不整理的。
第二个前提是,要对题目考到的概念有足够的了解。
第一个步骤是将选好的错题整理到错题集中。
第二个步骤是复习与总结。
第三个步骤是洗题。

“阅读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基础,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接受父母的培养,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他就永远是周围环境的造物,但懂得阅读的人能够自己选择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超越环境的限制。”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有毒的父母类型: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称职的父母
操纵型父母
酗酒型父母
身体虐待型父母
语言虐待型父母
性虐待型父母

如何做:
第一步:发泄愤怒和释放悲伤
第二步:整理你的观念
第三步:自我界定
第四步:不再自我惩罚
第五步:与父母对峙

“‘否认’是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
“合理化就是,我们用‘充分的理由’来对事情做出解释,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
“‘空巢综合征’:孩子离家后父母不可避免要经历的一种失落感。”
“操纵型父母善于制造内疚。”
“当有毒的父母给我们施压,摧残我们的感情,使我们胆怯、内疚好控制我们时,通常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投降或者叛逆。这两种选择都不利于心理上的解脱。”
“我含蓄地暗示乔纳森,他可能过度执着于反抗他母亲,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能屈服于母亲的控制,所以他逐渐压抑了自己也想要和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需求。只有这样,他才为自己营造‘身为自己的主宰者’的幻觉,但实际上,他对于叛徒的需求已经压制了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我把这叫作‘适得其反的叛逆’,是另一种形式的屈服和投降。”
“‘正常家庭’的伪装,是家庭成员在彼此和外界面前做出的假象。”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来说尤为有害,因为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
“对过去痛苦经历的重现被称作‘强迫性重复’。”
“3P”:“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拖延(Procrastination)以及心理瘫痪(Paralysis)。”“保罗的继父向他灌输了追求完美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完美主义。保罗害怕自己无法完美地完成工作,于是一拖再拖————这便是拖延。但是保罗积累下来的待办事项越多,就越是不知所措,他内心的恐惧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演愈烈,最终使他一事无成————这就是心理瘫痪。”

明智、成熟、有爱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为一个孩子的个人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成熟独立构建坚定的基础。这种观念很可能是:

  • 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
  • 故意伤害孩子是不对的。
  • 应该多鼓励孩子犯错误。

但是,有毒的父母对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观念。他们会认为:

  • 无论怎样,孩子都要尊敬父母。
  • 凡事必须按我说的做,否则就是错的。
  • 孩子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关系。在潜意识里,家庭成员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表达亲密,经常要压制每个成员的个性。

========================
注: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免焦虑的痛苦,维护自尊免受伤害。简言之,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

共依存(co-dependent):指人因为失去自己内在的爱和信任,而沉溺于外界事物并无法自拔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依赖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却对那些事物所引发的问题视而不见。“共依存”就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
助人者(the enabler):相对于“受助者”(the enabled)。受助者通常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依赖助人者,而后者则依赖前者对自己的依赖。对于助人者而言,他们依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是对方唯一的拯救者。

强迫性重复(compulsive repetition):指每个存在着童年某方面心理发育缺陷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强迫性地在心理层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发育阶段,在现实中重复童年期的情结和关系。

《秒赞》

“从众心里的核心是‘社会认同’。最多人用,最多人信,最多人喜欢,最受欢迎,就是最被社会接纳的,也是人们认为最好的。”
群体效应消费行为:“一个人买了,别人便会跟着买,最后成功交易的单件货品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交易。”
消费者承诺:“消费者将从产品的功能和特性中获得什么。”

“FOMO(Fear of Missing Out),直译为‘害怕错过’,指人们因害怕错过社交媒体上尽人皆知的事情而产生焦虑与失落感。”

海报四要素:“
谁对谁说?
要说什么?
在哪儿说?
要达到什么效果?”

4U法则:“4个U是国外对电商文案写法的建议。这4个U是:Unique,即独特性;Urgent,即迫切感;Ultra Specific,即针对性;Useful,即有用处。”


什么是品牌?
品牌是承诺
好品牌是“承诺”遇见“期待”

“文案是说服,写文案的是说客。”

“文案工作的三个层面:第一是吸引层,第二是传播层,第三是说服层。”

“说服有三大元素:可信、情感和理性。”————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大脑的CPU连接着密集的神经纤维,能用极快的速度传递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而当这些信息与脑库的信息互相配合运作时,我们就会形成‘内心语言’,简称心语。”

“Kiss(Keep it simple & stupid)法则的核心是‘删除多余,只要最好’。”

宣传分为两大类:直销式推广、品牌推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就像孩子听到大人说‘不行,你不能这样!’这让孩子非常愤怒,同时又感到无助,因为对那个让他生气的大人,孩子没法用暴力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去回应,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倒在地,又踢又叫。而当成年人也这么干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在‘无理取闹’。”
“‘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PLOM代表了四个英文单词(Poor Little Old Me),意思就是‘可怜弱小的我啊’。这个游戏你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是输了,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自证预言’的意思是,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
“你把父亲的情感转移到我身上,这叫作‘移情’。”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
“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 总结

★ 心理健康的改善,最主要是患者的愿意接受程度,全心投入程度,努力改变程度。一切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本身。

★ 成人的表现,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密切联系的,即“儿童自我状态”是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

★ 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

★ 儿童自我状态:

1.自然型儿童(出生就拥有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2.适应型儿童(为了融入他人做出的顺从行为:同意、取悦、道歉、依赖)

★ 有愤怒但为了在强者面前保护自己,儿童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愤怒,采取其他发泄方式缓解情绪:(以下由强至弱)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

★ PLOM(Poor Little Old Me)可怜弱小的我。游戏,每局都赢。因为对自己不诚实。

★ 父母自我状态(从小和父母最亲近,所以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对生活的评判标准等):

1.挑剔型父母(爱批评人、愤怒、严厉)

2.养育型父母(我比你更心痛、我是为你好)

★ 如果把“父母状态”比作一个法官,有时候我们会审判自己。而自我审判最严苛,折磨自己,甚至一辈子。为了避免让自己“无期徒刑”,所以,我们要爱自己。

★ 成人状态(用理性非情绪化方式去行事,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 出生到4.5岁的时间段形成的“人生坐标”会影响人的一生,当我们决定以什么态度和观点看待自己和他人,那在随后的人生中我们会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会“自证预言”。

★ 人生坐标“游戏”: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会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他们竭尽所能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或者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我真不幸、PLOM、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

2.我好,你不好:让自己对别人评头论足,感到愤怒。这类人通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NIGYYSOB-Now I've Got You, You Son of Bitch我抓到了你,你个坏蛋)(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最极端行为是谋杀。(这类人因为愤怒不会内疚,总在怪罪人,所以他们从不会抑郁)

3.我好,你也好:(对当下做出了选择,同时许下终生的承诺)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即信自己,信他人。

4.我不好,你不好。

★ 高情商的人

1.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2.拥有“共情”能力,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黑箱 : 日本之耻》

全本书主要是从个人出发的真实,特别是对公检法的描写。
BBC还拍了一部纪录片《日本之耻》

“据日本内阁府2014年的某项调查显示,实际上,被完全不认识的人暴力胁迫发生的性行为只有11.1%,更多的性侵害都来自熟人;事后向警方寻求帮助的受害人仅占整体比例的4.3%,并且其中仅有半数,是遭受陌生人的强暴。”
“所谓“准强奸罪”,主要是指对失去意识的人实施的性侵行为。”
“据说,遭到虐待的孩子在提起自己经受的伤害时,会采取一种跟朋友聊天似的、轻描淡写的态度。这叫作“解离”。”
“对于准强奸的判定,有两个必须加以证明的争议点:是否发生了性交,以及性交是否发生在双方的意愿之下。”
“整个社会,也必须纠正‘没有say no(说不)就等于同意’的旧观念,教育大家认识到,‘没有say yes(说好),就等于不同意’。”
“表达,是一个记者的职责。沉默,是对犯罪的容忍。”
NHK电视台做的一份调查,即哪些行为会让对方误解为你已“同意上床”,调查结果是:
11%的人认为,两个人单独用餐即“同意上床”;
27%的人认为,两个人单独饮酒即“同意上床”;
25%的人认为,两个人单独乘车即“同意上床”;
23%的人认为,穿暴露的衣服即“同意上床”;
35%的人认为,喝到烂醉即“同意上床”;

《享受紧张:脑科学让紧张感化敌为友》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1 深呼吸021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2 慢慢说话:战地摄像记者式紧张缓和法031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3 放松肌肉034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4 笑容040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5 睡眠049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6 善于利用饮食和香料051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7 调整自律神经的紊乱054

血清素激活法1 沐浴朝阳071
血清素激活法2 节奏运动074
血清素激活法3 吃早餐075
血清素激活法4 摄取色氨酸076
血清素激活法5 坚持3个月079
血清素激活法6 口香糖080
血清素激活法7 端正姿势081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1 彻底准备093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2 正确的反馈100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3 意象训练104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4 收集正确信息110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5 小声念叨积极词语115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6 叶加濑式过度紧张缓和术:首先请享受120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7 自己举手122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8 激活前额叶皮质127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9 制作例行程序129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10 有效运用音乐133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11 正念134

思维方式改变术1 有意识地“为了对方”141
思维方式改变术2 感谢149
思维方式改变术3 聚焦目的155
思维方式改变术4 拥抱、握手159
思维方式改变术5 明确对策160
思维方式改变术6 从完美主义到尽力主义163
思维方式改变术7 是否会紧张“在正式场合的前日已经确定了9成”164
思维方式改变术8 最后交给神吧166

分情景处理法1 提问环节170
分情景处理法2 1对1的与人交流情景176
分情景处理法3 面试182
分情景处理法4 极度的恐惧症189
分情景处理法5 工作调动、人事调动192
分情景处理法6 兴奋度不高198

在什么场合会容易紧张:“
1 演讲
2 考试、测验、面试
3 发表会、演奏会
4 与人打交道的场合、1对1的场合、初次见面的场合
5 从事新工作、没有经验的工作时
6 迫不得已做不擅长的事情时
7 体育运动或比赛”

紧张的倒U形理论:
过于放松
适度紧张
过度紧张


‘过渡紧张’会引起的症状如下。
1 身体僵硬
2 手脚颤抖
3 出冷汗
4 表情僵硬
5 无法控制自己
6 大脑一片空白
7 心跳剧烈

“紧张的原因无非是这3种:‘交感神经占主导’(1、2、3),‘血清素含量低’(4、5),‘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高’(6、7)。”

“不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牵引,而是向立场与利害关系都不同的三者询问‘这次演讲的优点和不足’,就收到平衡的‘正确评价’‘正确的反馈’。这也被称为‘三点平衡反馈法’。”

紧张的条件:“
1 被众人监视
2 想要表现更好的自己的心理在驱动
3 比赛,输赢明显
4 左右人生的重要事件”

“在心理学上,‘公开说出愿望、目的的情况’与‘对谁都不说的情况’相比,前者更容易达成所愿。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预言的自我成就’。”

演讲设想问题集的10-30-100法则:“这是以我数百次的演讲、研讨会和体温环节获得的经验积累出的法则,大概准备10个提问能够覆盖70%。30问能覆盖90%,100问能覆盖99%的提问。”

“扎荣次法则,别名‘单纯接触效应’,即通过增加与人接触的次数,亲密程度就会提高。你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重要的不在于‘接触时间’,而在于‘接触次数’。在1个月中拿出连续的30分钟时间认真交谈相比,每天只有1分钟的接触时间,寒暄几句或者闲谈等,人际关系更为深入。”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有些举例不是很恰当,有些观念比较老旧。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诶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

“经常有人文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

“检验你的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为他提供了一个放飞想象的空间,这里有一道简单的自我测验题:当孩子不小心闯了祸,如打了杯子或碰翻电脑,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而难过,出现内疚情绪,还是急于看你的脸色,出现辩解的行为?”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的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因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所以,第一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
“‘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好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道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口袋没钱,心里没钱,轻松一辈子;口袋有钱,心里有钱,劳累一辈子;口袋没钱,心里有钱,痛苦一辈子;口袋有钱,心里没钱啊,快乐一辈子。”

不要提前学习,要启蒙教育。
不要隔代抚养,要隔代帮忙。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培养儿童规则意识要注意的三点是:
第一,体验中一定要用“问”来启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讲”来说明和灌输。两种方式,效果大不一样。
第二,通过“角色代入”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听话”的好处。
第三,在想孩子灌输规则意识时,切忌采用吓唬的方式。

“‘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巧教育’,一个人纵使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如果不包含热爱,也不过是个普通匠人。”

“教育家卢梭说过: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他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

如何选择教师:“
首先是教师自身的艺术示范水平。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方式。
第三是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身是菩提树,心如镜明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超脱境界。

“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追求什么”的基本原则:“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主体)。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每个光圈之间的进光量都是两倍关系。
任何两只设置为相同光圈镜头,让胶片或影像传感器所接纳的光量都是一样的。

景深:“
1.光圈越小(即f值越大),则景深越大。
2.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3.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无论镜头设置如何均是如此。”

“手持拍摄时,最慢速度的分母应该大约等于镜头焦距的毫米数。即手持50mm的镜头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1/50秒,手持200mm镜头的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1/200秒,以此类推。”

“任何测光表的推荐曝光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即不管你采用的是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或者是数码相机,18%的反射率就是你所想要重现的。”
“科学家价算出“普通”场景中的光线‘平均’为灰色级谱上中间影调的反射率————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于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得出中间影调应该反射投射其上的50%的光线。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啊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

底片基本质量的三个方面:“
1.密度(主要取决于曝光)
2.反差(主要取决于显影)
3.颗粒度(主要取决于所用胶片的品种、显影以及少量的曝光因素)”

“使用两只光强相同的闪光灯以相同的距离照射被摄物体时,将闪光指数乘以1.4。”
“使用三只光强相同的闪光灯以相同的距离照射被摄物体时,将闪光指数乘以1.7。”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下册)》

皮腔延伸系数公式:“曝光增加的倍数等于皮腔延长焦距数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