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趣
标签: 书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 2》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 1》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目送》和《(不)相信》写得真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的。”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旦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在狱中等候死亡的戈林,对人民与领袖之间的权力从属关系,说过一番深刻的话:一般人当然都不愿有战争,不论是俄罗斯、英国、美国,或德国。那是当然。但是,做决定的总是政治领袖,把人民拖着走是个简单不过的事,不管是民主还是法西斯专政,不管是议会制度还是共产独裁。不管有没有声音,人民是很容易被领袖使唤的,实在太容易了。你只要告诉他们外面有敌人威胁,然后把反对战争的人全打为“不爱国”或说他们使我国陷于危机,就行了。这一招,可是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啊。”
《我和狗狗的16年》
《可是你真的真的很可爱》
《看你一眼就会笑》
《大叔》
“演讲里,胡适先生主要给大学毕业生和中学生开出三味药,但在开药以前,他先点破两点常见毛病。他说得严重,把毛病称为‘堕落’:”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想象的人生的追求。”
“胡适先生开药了。他开出的第一位药是:‘总得实施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味药是‘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简单来说便是,hobby(业余爱好)。”
“胡适开出的第三味药是‘你总得有一点信心’,对时代、对别人、对自己、都是。”
“尽我最大的努力,别的就管他娘。”————张爱玲
“生命或许像一关又一关的谜语挑战,每次解谜的困扰或快乐皆是如此真实。值得与否,不必计较了,反正做人只能向前,唯有催眠自己,相信每一步都是好;就算不如预期中的好,反正做人没有如果也回不了头,亦是唯有继续催眠自己,相信眼前一切就是你所能拥有的一切了,舍此之外无其他,面对它,享受它,是唯一的明智做法。”
“如露如电,梦幻泡影,到头来,无论恩有多深,仇有多重,都是自己的心魔作祟。看不破,诸物皆有恩有仇;一旦看破,恩仇都只像风中芦苇,不是风在动,不是芦苇在动,只是,你的心在动。”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
感觉被删减了好多
“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权力的测试。”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使Kitsch成为Kitsch的,是那第二颗眼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容许我改写令堂触目惊心的名句“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政府”,成“有以道理干涉别人生活的人民,就有以道理干涉人民生活的政府,小众永远首当其冲”。”
“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