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有毒的父母类型: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称职的父母
操纵型父母
酗酒型父母
身体虐待型父母
语言虐待型父母
性虐待型父母

如何做:
第一步:发泄愤怒和释放悲伤
第二步:整理你的观念
第三步:自我界定
第四步:不再自我惩罚
第五步:与父母对峙

“‘否认’是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
“合理化就是,我们用‘充分的理由’来对事情做出解释,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
“‘空巢综合征’:孩子离家后父母不可避免要经历的一种失落感。”
“操纵型父母善于制造内疚。”
“当有毒的父母给我们施压,摧残我们的感情,使我们胆怯、内疚好控制我们时,通常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投降或者叛逆。这两种选择都不利于心理上的解脱。”
“我含蓄地暗示乔纳森,他可能过度执着于反抗他母亲,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能屈服于母亲的控制,所以他逐渐压抑了自己也想要和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需求。只有这样,他才为自己营造‘身为自己的主宰者’的幻觉,但实际上,他对于叛徒的需求已经压制了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我把这叫作‘适得其反的叛逆’,是另一种形式的屈服和投降。”
“‘正常家庭’的伪装,是家庭成员在彼此和外界面前做出的假象。”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来说尤为有害,因为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
“对过去痛苦经历的重现被称作‘强迫性重复’。”
“3P”:“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拖延(Procrastination)以及心理瘫痪(Paralysis)。”“保罗的继父向他灌输了追求完美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完美主义。保罗害怕自己无法完美地完成工作,于是一拖再拖————这便是拖延。但是保罗积累下来的待办事项越多,就越是不知所措,他内心的恐惧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演愈烈,最终使他一事无成————这就是心理瘫痪。”

明智、成熟、有爱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为一个孩子的个人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成熟独立构建坚定的基础。这种观念很可能是:

  • 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
  • 故意伤害孩子是不对的。
  • 应该多鼓励孩子犯错误。

但是,有毒的父母对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观念。他们会认为:

  • 无论怎样,孩子都要尊敬父母。
  • 凡事必须按我说的做,否则就是错的。
  • 孩子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关系。在潜意识里,家庭成员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表达亲密,经常要压制每个成员的个性。

========================
注: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免焦虑的痛苦,维护自尊免受伤害。简言之,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

共依存(co-dependent):指人因为失去自己内在的爱和信任,而沉溺于外界事物并无法自拔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依赖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却对那些事物所引发的问题视而不见。“共依存”就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
助人者(the enabler):相对于“受助者”(the enabled)。受助者通常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依赖助人者,而后者则依赖前者对自己的依赖。对于助人者而言,他们依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是对方唯一的拯救者。

强迫性重复(compulsive repetition):指每个存在着童年某方面心理发育缺陷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强迫性地在心理层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发育阶段,在现实中重复童年期的情结和关系。

《秒赞》

“从众心里的核心是‘社会认同’。最多人用,最多人信,最多人喜欢,最受欢迎,就是最被社会接纳的,也是人们认为最好的。”
群体效应消费行为:“一个人买了,别人便会跟着买,最后成功交易的单件货品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交易。”
消费者承诺:“消费者将从产品的功能和特性中获得什么。”

“FOMO(Fear of Missing Out),直译为‘害怕错过’,指人们因害怕错过社交媒体上尽人皆知的事情而产生焦虑与失落感。”

海报四要素:“
谁对谁说?
要说什么?
在哪儿说?
要达到什么效果?”

4U法则:“4个U是国外对电商文案写法的建议。这4个U是:Unique,即独特性;Urgent,即迫切感;Ultra Specific,即针对性;Useful,即有用处。”


什么是品牌?
品牌是承诺
好品牌是“承诺”遇见“期待”

“文案是说服,写文案的是说客。”

“文案工作的三个层面:第一是吸引层,第二是传播层,第三是说服层。”

“说服有三大元素:可信、情感和理性。”————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大脑的CPU连接着密集的神经纤维,能用极快的速度传递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而当这些信息与脑库的信息互相配合运作时,我们就会形成‘内心语言’,简称心语。”

“Kiss(Keep it simple & stupid)法则的核心是‘删除多余,只要最好’。”

宣传分为两大类:直销式推广、品牌推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就像孩子听到大人说‘不行,你不能这样!’这让孩子非常愤怒,同时又感到无助,因为对那个让他生气的大人,孩子没法用暴力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去回应,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倒在地,又踢又叫。而当成年人也这么干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在‘无理取闹’。”
“‘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PLOM代表了四个英文单词(Poor Little Old Me),意思就是‘可怜弱小的我啊’。这个游戏你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是输了,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自证预言’的意思是,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
“你把父亲的情感转移到我身上,这叫作‘移情’。”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
“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 总结

★ 心理健康的改善,最主要是患者的愿意接受程度,全心投入程度,努力改变程度。一切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本身。

★ 成人的表现,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密切联系的,即“儿童自我状态”是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

★ 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

★ 儿童自我状态:

1.自然型儿童(出生就拥有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2.适应型儿童(为了融入他人做出的顺从行为:同意、取悦、道歉、依赖)

★ 有愤怒但为了在强者面前保护自己,儿童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愤怒,采取其他发泄方式缓解情绪:(以下由强至弱)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

★ PLOM(Poor Little Old Me)可怜弱小的我。游戏,每局都赢。因为对自己不诚实。

★ 父母自我状态(从小和父母最亲近,所以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对生活的评判标准等):

1.挑剔型父母(爱批评人、愤怒、严厉)

2.养育型父母(我比你更心痛、我是为你好)

★ 如果把“父母状态”比作一个法官,有时候我们会审判自己。而自我审判最严苛,折磨自己,甚至一辈子。为了避免让自己“无期徒刑”,所以,我们要爱自己。

★ 成人状态(用理性非情绪化方式去行事,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 出生到4.5岁的时间段形成的“人生坐标”会影响人的一生,当我们决定以什么态度和观点看待自己和他人,那在随后的人生中我们会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会“自证预言”。

★ 人生坐标“游戏”: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会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他们竭尽所能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或者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我真不幸、PLOM、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

2.我好,你不好:让自己对别人评头论足,感到愤怒。这类人通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NIGYYSOB-Now I've Got You, You Son of Bitch我抓到了你,你个坏蛋)(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最极端行为是谋杀。(这类人因为愤怒不会内疚,总在怪罪人,所以他们从不会抑郁)

3.我好,你也好:(对当下做出了选择,同时许下终生的承诺)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即信自己,信他人。

4.我不好,你不好。

★ 高情商的人

1.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2.拥有“共情”能力,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享受紧张:脑科学让紧张感化敌为友》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1 深呼吸021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2 慢慢说话:战地摄像记者式紧张缓和法031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3 放松肌肉034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4 笑容040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5 睡眠049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6 善于利用饮食和香料051
副交感神经切换术7 调整自律神经的紊乱054

血清素激活法1 沐浴朝阳071
血清素激活法2 节奏运动074
血清素激活法3 吃早餐075
血清素激活法4 摄取色氨酸076
血清素激活法5 坚持3个月079
血清素激活法6 口香糖080
血清素激活法7 端正姿势081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1 彻底准备093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2 正确的反馈100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3 意象训练104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4 收集正确信息110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5 小声念叨积极词语115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6 叶加濑式过度紧张缓和术:首先请享受120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7 自己举手122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8 激活前额叶皮质127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9 制作例行程序129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10 有效运用音乐133
去甲肾上腺素控制术11 正念134

思维方式改变术1 有意识地“为了对方”141
思维方式改变术2 感谢149
思维方式改变术3 聚焦目的155
思维方式改变术4 拥抱、握手159
思维方式改变术5 明确对策160
思维方式改变术6 从完美主义到尽力主义163
思维方式改变术7 是否会紧张“在正式场合的前日已经确定了9成”164
思维方式改变术8 最后交给神吧166

分情景处理法1 提问环节170
分情景处理法2 1对1的与人交流情景176
分情景处理法3 面试182
分情景处理法4 极度的恐惧症189
分情景处理法5 工作调动、人事调动192
分情景处理法6 兴奋度不高198

在什么场合会容易紧张:“
1 演讲
2 考试、测验、面试
3 发表会、演奏会
4 与人打交道的场合、1对1的场合、初次见面的场合
5 从事新工作、没有经验的工作时
6 迫不得已做不擅长的事情时
7 体育运动或比赛”

紧张的倒U形理论:
过于放松
适度紧张
过度紧张


‘过渡紧张’会引起的症状如下。
1 身体僵硬
2 手脚颤抖
3 出冷汗
4 表情僵硬
5 无法控制自己
6 大脑一片空白
7 心跳剧烈

“紧张的原因无非是这3种:‘交感神经占主导’(1、2、3),‘血清素含量低’(4、5),‘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高’(6、7)。”

“不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牵引,而是向立场与利害关系都不同的三者询问‘这次演讲的优点和不足’,就收到平衡的‘正确评价’‘正确的反馈’。这也被称为‘三点平衡反馈法’。”

紧张的条件:“
1 被众人监视
2 想要表现更好的自己的心理在驱动
3 比赛,输赢明显
4 左右人生的重要事件”

“在心理学上,‘公开说出愿望、目的的情况’与‘对谁都不说的情况’相比,前者更容易达成所愿。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预言的自我成就’。”

演讲设想问题集的10-30-100法则:“这是以我数百次的演讲、研讨会和体温环节获得的经验积累出的法则,大概准备10个提问能够覆盖70%。30问能覆盖90%,100问能覆盖99%的提问。”

“扎荣次法则,别名‘单纯接触效应’,即通过增加与人接触的次数,亲密程度就会提高。你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重要的不在于‘接触时间’,而在于‘接触次数’。在1个月中拿出连续的30分钟时间认真交谈相比,每天只有1分钟的接触时间,寒暄几句或者闲谈等,人际关系更为深入。”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有些举例不是很恰当,有些观念比较老旧。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诶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

“经常有人文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

“检验你的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为他提供了一个放飞想象的空间,这里有一道简单的自我测验题:当孩子不小心闯了祸,如打了杯子或碰翻电脑,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而难过,出现内疚情绪,还是急于看你的脸色,出现辩解的行为?”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的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因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所以,第一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
“‘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好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道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口袋没钱,心里没钱,轻松一辈子;口袋有钱,心里有钱,劳累一辈子;口袋没钱,心里有钱,痛苦一辈子;口袋有钱,心里没钱啊,快乐一辈子。”

不要提前学习,要启蒙教育。
不要隔代抚养,要隔代帮忙。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培养儿童规则意识要注意的三点是:
第一,体验中一定要用“问”来启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讲”来说明和灌输。两种方式,效果大不一样。
第二,通过“角色代入”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听话”的好处。
第三,在想孩子灌输规则意识时,切忌采用吓唬的方式。

“‘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巧教育’,一个人纵使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如果不包含热爱,也不过是个普通匠人。”

“教育家卢梭说过: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他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

如何选择教师:“
首先是教师自身的艺术示范水平。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方式。
第三是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身是菩提树,心如镜明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超脱境界。

“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追求什么”的基本原则:“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主体)。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每个光圈之间的进光量都是两倍关系。
任何两只设置为相同光圈镜头,让胶片或影像传感器所接纳的光量都是一样的。

景深:“
1.光圈越小(即f值越大),则景深越大。
2.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3.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无论镜头设置如何均是如此。”

“手持拍摄时,最慢速度的分母应该大约等于镜头焦距的毫米数。即手持50mm的镜头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1/50秒,手持200mm镜头的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1/200秒,以此类推。”

“任何测光表的推荐曝光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即不管你采用的是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或者是数码相机,18%的反射率就是你所想要重现的。”
“科学家价算出“普通”场景中的光线‘平均’为灰色级谱上中间影调的反射率————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于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得出中间影调应该反射投射其上的50%的光线。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啊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

底片基本质量的三个方面:“
1.密度(主要取决于曝光)
2.反差(主要取决于显影)
3.颗粒度(主要取决于所用胶片的品种、显影以及少量的曝光因素)”

“使用两只光强相同的闪光灯以相同的距离照射被摄物体时,将闪光指数乘以1.4。”
“使用三只光强相同的闪光灯以相同的距离照射被摄物体时,将闪光指数乘以1.7。”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下册)》

皮腔延伸系数公式:“曝光增加的倍数等于皮腔延长焦距数的平方。”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续作,是以信件的方式对第一部做的补充。

“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放手’的原则,我能给出的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物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检验的标准就是:孩子因此更自觉了,还是更依赖了;你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自由意志和主动意识,最终是削弱了还是加强了;你作为家长越来越轻松了,还是越来越脱不了手了。”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自由的含义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胡作非为————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人若想去做一件事,总有办法;人若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

“如果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是要求回报的,斤斤计较的,那么这种爱就不纯粹,是交换型的。有条件,其本质就是自私的————那么大人教给孩子的正是自私。”
“人的第一个正义感是自爱,这是人的天性,是人能够生存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出善待他人的能力,即同理心,这是一种社会属性。”

“‘懂事’和‘过分懂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由于正常需求得到满足而不无理取闹;后者则是由于正常需求被压抑而去被迫‘讨好’大人。这两者如何区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孩子是不是‘快乐’。要‘看’,而不是‘问’,因为孩子很聪明,会揣摩大人的意愿来‘回答’。只有出自真心的观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出孩子是否‘快乐’。”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关系或孤立存在的性格,也就是说,一个人身上的任何特性和做法,几乎不可能只展示给张三而不展示给李四,只互动给张三而不互动给李四,尤其在相处较深、较长的关系中。”

“好感情本身就是好教育的一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最美的底色。”

“生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意义,是让父母在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关心孩子,而不是粗暴插手;放手养育,而不是撒手不管。”

“真实和善良是道德存在的第一条件,首先是真实,失去这条,善良也成了伪善,道德也成了虚假道德。”

“识别教育伪理论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看它的理念是基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是教育理论的立论基础,也是执行者的内在信仰。”

“你唯有真正理解了自己,你才能真正爱上自己,而不是爱上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那么你才能爱上你的孩子,继而真正爱上所有的人,真正达到‘以德报怨’的境界。”

《养育女孩》

一个章节内说的点比较散。
编排有点混乱,第10、11、13章没有【本章小结】。

女孩时期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全感————我是否安全,是否被爱?(出生1岁~2岁)
第二阶段:探索————世界是否是个充满快乐的有趣的地方?(2岁~5岁)
第三阶段:与人交往————我能跟他人好好相处吗?(5岁~10岁)
第四阶段:了解内心————我是否能发现深藏的自我,了解什么能给我真正的快乐?(10岁~14岁)
第五阶段:踏入成人世界————我能对自己负责人吗?(14岁~19岁)

“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回应————因为产后抑郁、酗酒、吸毒,或者就是漠不关心————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婴儿就会认为‘我的努力对他人没用’。这种模式将成为她未来应对困难的模式,称为‘习得性无助’。”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替她们做。
和她们一起做。
看着她们做。
让她们自己做。

“阿尔法女孩,也称α女孩,即Alpha Girl,指许多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在同龄男性之上的年轻女性。————译者注”


关于如何做他人的好朋友,有7条核心技巧:
1.享受彼此的陪伴。
2.学会轮流和分享。
3.有同理心。
4.控制攻击性。
5.犯错或者上海了朋友的感情时要道歉。
6.能够觉察情感。

“人类有上百种不同的感受,但与社交相关的主要的感受非常简单,只有4种:恐惧、悲伤、愤怒和欢喜。”

“年轻人不是等待被装满的空瓶,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焰。”————古代哲学家普魯塔克

本森将火花分成三类:
1,一种技巧或天赋。
2.承担某项任务。
3.一种性格特征。


要让年轻女孩的‘火花’可以明亮地燃烧,本森认为有三件事非常关键:
1.家庭中必须有一个成年人支持她。
2.在家庭外部————学校或者社区————她也需要一个成年人了解她,帮助她。
3.要找到机会鼓励她,找机会做点燃‘火花’需要的一切事情。

“手工制作————创造出美丽的东西————近年来被重新认识,被看成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它可以通往内心的宁静,也是对种种疯狂消费行为的一种回应,女孩们不该靠自己买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成人和孩子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知道你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

“教你的女儿理解‘3L’会有帮助:喜欢(liking),爱(loving)和欲望(lusting)————这三个词的含义各不相同。”

学习:
1.“从5岁开始,你的女儿有时会脱离你的保护,到别人家去。你需要知道她是否安全。一个办法是跟她约定一个‘秘密单词’或者句子,这样她会在给你打电话时使用,让你知道她感觉不对,或者有什么事让她觉得不舒服。”

行动:
根据1.需要和uu共同设置一个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