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权划分三原则:外部性和受益范围原则、信息复杂性原则、激励相容原则。”
“我国政治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层层复制”:中央的主要政治架构,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省、市、县三级都完全复制,即所谓“四套班子”。”
“这种从上到下的部门垂直关系,被称为“条条”,而横向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的政府,被称为“块块”。”
“官僚体系的三大特点延续至今:官员必须学习和贯彻统一的意识形态;官员由上级任命;地方主官需要在多地轮换任职。”
“在任何体制下,权力运作都受到两种约束:做事的能力及做事的意愿。”
外部性原则:“若此事只影响本地,没有外部性,就该由本地全权处理;若还影响其他地方,那上级就该出面协调。”
“按照经典经济学的看法,政府的核心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比如国防和公园。这类物品一旦生产出来,大家都能用,用的人越多就越划算——因为建造和维护成本也分摊得越薄,这就是“规模经济”。”
“上级虽然名义上有最终决定权,拥有“形式权威”,但由于信息复杂、不易处理,下级实际上自主性很大,拥有“实际权威”。”
“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干预”和“下级自主”之间,没有黑白分明的区别,是个程度问题。工作总要下级来做,不可能没有一点自主性;下级也总要接受上级的监督和评价,不可能完全不理上级意见。但无论如何,信息优势始终是权力运作的关键要素。下级通常有信息优势,所以如果下级想办某件事,只要上级不明确反对,一般都能办,即使上级反对也可以变通着干,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下级不想办某事,就可以拖一拖,或者干脆把皮球踢给上级,频繁请示,让没有信息优势的上级来面对决策的困难和风险,最终很可能就不了了之。即使是上级明确交代的事情,如果下级不想办,那办事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弹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所谓权力,实质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
“如果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就叫激励相容。”
“从经济学的合同理论出发,合同不可能事先写清楚所有情况,所以权力的实质就是在这些不确定情况下的决定权,可以称为“剩余控制权”(residualcontrol rights)。”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2009年之后改称“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改革前的农村税费负担,大概可以分为“税”“费”“工”三类。税,即“农业五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涉农契税、耕地占用税。费,即所谓“三提五统”:村集体的三项提留费用(村干部管理费、村公积金、村公益金)和乡政府的五项统筹费用(教育附加、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建设)。工,就是“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植树造林、防汛、修缮校舍等。”
““三奖一补”包括:对财政困难的县乡政府增加县乡税收收入、省市级政府增加对财政困难县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对此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补助。”
“再穷的国家也有大片土地,土地本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土地之上的经济活动。”
“政府付费使用私营企业开发建设的基础设施(如产业园区),不算什么新鲜事。这种模式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源于海外,不是中国的发明。”
“腐败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掠夺式”腐败,比如对私营企业敲诈勒索、向老百姓索贿、盗用挪用公款等,这类腐败对经济增长和产权保护极其有害。第二类腐败是“官商勾连共同发财式”腐败。”
““利息覆盖率”,即公司收入除以利息支出得到的比值。如果这个比值大于1,就有能力付息。”
““重复投资”并不总是坏事。在经济发展早期,各地政府扶持下的工业“重复投资”至少有两个正面作用。首先,当地工厂不仅提供了就业,也为当地农民转变为工人提供了学习场所和途径。“重复投资”的第二个好处是加剧竞争。”
“出钱的人叫“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以下简称LP),管钱和投资的人叫“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以下简称GP)。LP和GP这种特殊的称呼和合作方式,法律上称为“有限合伙制”。”
“此外,股份公司在注册时默认是永续经营的,但私募基金却有固定存续期,一般是7—10年。在此期限内,基金要经历募资、投资、管理、退出等四个阶段(统称“募投管退”),到期后必须按照合伙协议分钱和散伙。”
“因此通过投资一支私募基金,有限的政府基金就可以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目标产业,故称为“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因为政府引导基金本身就是一支基金,投资对象又是各种私募基金,所以也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或“母基金”(fund of funds, FOF)。”
“上篇介绍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优点是可以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缺点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拉大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第二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优点是推动了企业成长和快速工业化,缺点是加重了债务负担。第三个特点是发展战略“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优点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扩大了对外贸易,使我国迅速成为制造业强国,缺点是经济结构不平衡。”
“房地产常被称作“经济周期之母”,根源就在于其内在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按揭创造几乎无限的新购买力;而另一方面,不可再生的城市土地供给却有限。”
“随着居民债务增加,每月还债后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所以经济形势一旦变差,买车需求就会大减。”
“房价上涨不仅会增加按揭债务负担,还会拉大贫富差距,进而刺激低收入人群举债消费,这一现象被称为“消费下渗”(trickle-down consumption),这在发达国家是很普遍的。”
“我国房价和居民债务的上涨虽然也会引发很多问题,但不太可能突发美国式的房贷和金融危机。首先,我国住房按揭首付比例一般高达30%,而不像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可以为零,所以银行风险小。其次,住房按揭形成的信贷资产,没有被层层嵌套金融衍生品,在金融体系中来回翻滚,规模和风险被放大几十倍。再次,由于资本账户管制,外国资金很少参与我国的住房市场。”
“我国的土地分为两类(见第二章):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可以在市场上流转;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流转受很多限制。”
“自2015年起,全国33个试点县市开始试行俗称“三块地”的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宅基地制度改革。2020年,中央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探索“三权分置”,即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不妨想象正在排队的两队人,富人队伍前进得比穷人快,但穷人队伍也在不停前进,所以排队的穷人相对来说比较有耐心。但如果穷人的队伍完全静止不动,哪怕富人队伍的前进速度也减慢了,困在原地的穷人也会很快失去耐心而骚动起来。这种现象被称为“隧道效应”(tunnel effect),形容隧道中两条车道一动一静时,静的那条的焦虑和难耐。”
“子女收入超越父母的概率,称为“绝对流动性”。”
“为保持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对外贸易可能需要常年保持逆差,以向世界提供更多美元。但持续的逆差会累积债务,最终威胁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这个逻辑也被称为“特里芬悖论”。”
“所以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固然离不开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也同样离不开信贷需求的扩张,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金融和房地产繁荣,此所谓“银根连着地根”。”
“所谓“影子银行”,就是类似银行的信贷业务,却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不受银行监管规则的约束。”
“任何国家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偿还已有债务;二是遏制新增债务,改革滋生债务的政治、经济环境。”
“增发货币的方式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以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主流做法。第二类方式是“量化宽松”,即央行增发货币来买入各类资产,把货币注入经济,这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主流做法。第三类增加货币供给的做法是把债务货币化。”
“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去刺激经济,由财政部发债融资,央行直接印钱买过来,无需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也无需支付利息,这便是所谓“赤字货币化”。”
“所谓“三道红线”,是要求房企在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净负债率不得高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小于1倍。”
“在这个大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谓“不平衡”,既包括城乡间和地区间不平衡以及贫富差距(第五章),也包括投资和消费等经济结构不平衡。而“不充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指老百姓收入占比不高,“获得感”不够。”
“GDP由三大部分组成:消费、投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有个经济学概念叫“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该弹性若大于1,资本相对价格下降后,企业就会使用更多资本、更少劳动,导致收入分配中劳动的份额下降。”
“做过美联储副主席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曾发明过一条“经济政策的墨菲定律”:在经济学家理解最透、共识最大的问题上,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小;在经济学家理解最浅、分歧最大的问题上,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大。”
“国家越富裕,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往往越大,而不是越小,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瓦格纳法则”。”
“本书阐述的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有三大必要组件:掌握大量资源并可以自主行动的地方政府,协调和控制能力强的中央政府,以及人力资本雄厚和组织完善的官僚体系。”
“比如政治经济学中有个重要概念叫“精英俘获”(elite capture),一个例子就是地方政治精英被地方利益集团俘获,损害民众利益。另一个例子是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冲突。”
标签: 书
《叩叩》
《三观易碎》
“存在主义”:“关于这个主义,我依然没有能力描述全貌。大概就是说人来到世间本来是一个偶然,全无意义,自己选择或称什么样就算是有了个什么意义。哲学点儿描述就是:人被抛到世间,本身的存在并无意义,但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人在自由的选择与行动中成为他自己,人的意义由自己创造————所谓存在选择本质。”
“三观之一‘世界观’:你眼中的,世界的运转规律和逻辑关系。”
“三观之二‘人生观’:活的意义,死的意义。”
“三观之三‘价值观’:什么东西是最可宝贵的。”
“所谓正能量,是观念与决心,也是活法与做事方法。”
“痛苦不在于你的选择是什么,而来自于你的选择违背了本性。”
“‘但是’之前,‘要是’之后,都是废话,‘就算’和‘哪怕’才是硬货。”
“从生存层面说,女性的安全感往往来自于三者的组合,分别是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保障体系和自我保障体系。”
“所谓命运,就是想象力被执行后所到达的限制。”
“人类的两大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
“把他要的给他,他觉得是应该的;把他想要但没说出来的也给他,他会满足;给他意料之外的,他才会惊喜。这不限于服务业。”
“好男人第一愿意负责任,第二有能力负责任;好女人第一有能力不需要对方负责任,第二有智慧让对方高兴自愿地负责任。”
“‘无由计划(Ultimate Vanity Project)’,即行为动机不明确的计划。”
《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35岁前要上的33堂理财课》
烂书
“4321法则”:“收入的40%用于各类投资,30%用于家庭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用,10%用于购买保险,如此才能确保生活无忧。”
“大公司看制度,小公司看老板。”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发现,在乐观中消失。’”
“享誉欧洲的投机大师科斯托兰尼曾说:‘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尽信书不如无书。”
“28/36定律”:“也就是每月的家居总欠债不应超过总收入的28%。而总欠债,包括住屋及其他所有费用,则不应超过总月收入的36%。”
“双十策略”:“保费的支出以年收入的1/10为原则,若超过年收入的1/10,恐怕会造成经济负担,进而陷入无力缴交续期保费的窘局;至于保额需求,约为年收入的10倍,才算较为妥当的保障。”
“所谓的‘节省系商品’,意指与同类型商品相比,质量不会逊色,但价格相对低廉的物品,举凡大卖场中的自制商品,Outlet精品(品牌过季商场)等等都可归类于此。”
《孤独深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入行版):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
产品经理的入门书
介绍大概的产品流程
一个常用的市场扫描方法叫作PEST分析,分别分析产品在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经济人口环境(EconomicFactor)、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Factor)、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四个方面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民主集中原则,即“所有人提供意见、少数人讨论、一个人拍板”。
SMART是指: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完成绩效指标有特定的期限。我们教育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都是致命的。
第一,教知识不教思维。
第二,教解题不教选题。
第三,教努力不教取巧。
第四,只教“受教”不教“施教”。沟通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说服”是为了输出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传输信息才是沟通的目的。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互相矛盾的观点而无碍行事。
$APPEALS分析法,是从如下八个方面入手来全面比较不同产品的,它们分别是:$——产品价格(Price);A——可获得性(Availability);P——包装(Packaging);P——性能(Performance);E——易用性(Ease of use);A——保证程度(Assurance);L——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ofcost);S——社会接受程度(Social acceptance),每一条里面又有若干细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在TTT培训的时候,老师讲到课程开发的ADDIE。当时我又犯职业病了,发现这和产品设计很像:需求分析,Analysis;教案设计,Design;教材开发,Develop;培训实施,Implementation;培训评估,Evaluation。”
《今日简史》
“民主的根基之一,在于亚伯拉罕·林肯提出的原则: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
“艺术的目的是让我们和自身的情绪有所联系,或者激发出新的感受。”
“‘种化’(speciation):人类分化成不同的生物种姓,甚至直接成为不同的物种。”
“‘注意力商人’(attention merchant)的商业模式: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再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主。”
“身份认同是由冲突和困境来定义的,而不是由共同之处来定义的。”
“世俗主义最重视的就是‘真相’(truth)。”
“世俗主义重视的另一项则是‘同情’(compassion)。”
“重视真相、重视同情、带出了世俗主义所看重的第三点:平等”(equality)。”
“最后一点,世俗主义重视责任(responsibility)”
“史蒂文·斯洛曼(Steven Solman)和菲利普·费恩巴赫(Philip Fernbach)研究得出的所谓‘知识错觉’(knowledge illusion)。每个人其实懂的知识很少,我们却以为自己懂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看成自己的了。”
“道德意图”(morality of intentions):“重要的是我的意图,而不是我的实际行动及其结果。”
“纳粹的政治宣传大师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可能是现代把这套媒体戏法耍得最有模有样的人,他用一句话就讲出了自己的诀窍:‘谎话说一次仍然是谎话,但说一千次,就成了事实。’”
“真相和权力,这两者虽然可以携手共度一小段时光,但迟早得分开。如果想要权力,到了某个阶段之后就得开始传播虚构的故事:如果要看清世界的真相,到了某个阶段之后就只能放弃对权力的追寻,因为你得承认某些真相(例如自己手中权力的来源),而真相可能会让盟友愤怒,让追随者伤心,让社会和谐受到破坏。”
怎样分辨现实与虚构?
“第一条黄金法则: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第二条黄金法则:如果觉得某些问题似乎对你特别重要,就该真正努力阅读相关的科学文献。”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viity)。”
“所谓人生的意义,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何功能;所谓为了没好的一生,就是达到了拥有那项功能的目的。”
“所有的故事都不完整。但如果只是要为自己打造一个行得通的身份认同,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我并不需要一个绝无盲点、毫无内部矛盾的完整故事,只要能符合两个条件就行。”
“第一,我在这个故事里至少要扮演某种角色。”
“第二,一个好的故事所讨论的范畴不一定要无穷无尽,但至少要能够延伸到超出我自己的视界。”
“事实上,如果以我们目前的科学知识来判断,全世界有史以来所有文化、宗教和部落的千千万万个故事,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全部只是人类的发明。如果你想问人生有何真正的意义、而对方是用一个故事来回答你,这个答案肯定是错的。故事细节如何并不会有所区别,任何故事,都一定是错的。原因在于,宇宙绝不是以故事的方式运作。”
“为什么大家回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呢?”
“第一,我们的个人身份认同是以故事为基础的。”
“第二,除了个人身份认同,就连人类整体的机构体制都是建立在故事上的。”
“让人生有意义、让人有身份认同的故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但人类还是得相信这些故事。那么,怎样才能让人感觉故事是真的呢?我们已经知道人类想要相信故事的原因,现在我们得讨论一下让人相信故事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祭司和巫师就已经找到了答案:靠各种仪式。‘仪式’是一种神奇的行为,能让抽象变得具体、虚构变得真实。”
“如果所谓的‘自由意志’是说‘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那么人类确实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所谓的自由意志是说人类有‘选择欲望的自由’,那么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并没有自由意志。”
“不只是性欲望,所有的欲望、感受和想法都是如此。让我们以你脑中跳出的下一个想法为例。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是你自由地选择要想到这个想法,然后才想到的吗?当然不是。人类自我探索的过程是从简单的事开始的,然后越来越难。一开始,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外在的世界,比如没办法控制什么时候下雨。接着,比如我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血压。再后来,我们发现就连大脑也无法控制,比如我并没告诉神经元什么时候要发出信号。到头来我们就该认清,我们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无法控制对欲望的反应。”
“根据佛教的说法,宇宙有三个基本现实:一切事物都会不断改变(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的本质(诸法无我)没有什么能永远令人满意(诸漏皆苦)。”
《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文字到底是什么呢?不过是试图留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的生命瞬间——哪怕是只有一刻也好。”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韦瑟尔(Elie Wiesel)说过,对大屠杀的遗忘等于第二次杀戮。”
“每个人都会死两次——一次是肉身的死去,一次是在记忆中的消亡。”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终点。因为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追寻。”
“我想要教会克里斯托弗,做一个敢言批评的少数派远比做一个不容置疑的沉默的多数派更好。”
“文字是留住灵魂的唯一方式。演讲之所以令我激动,因为虽然演讲者已然作古,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精神却世代流传。对我来说,这是真正的宗教——最好的永生。(如今,或许这也是获取永生的唯一方式。)”